• 首页
  • 心理咨询室
    • 与众不同
    • 我们的设计
    • 我们的产品
    • 心理测评软件
    • 自助服务系统
  • 课程服务
    • 我们的服务
    • 近期主题课程
    • 专家导师团队
    • 暖心互动群
  • 暖心资讯
    • 暖心资讯
    • 行业动态
  • 关于暖心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1. 首页
  2. 暖心资讯
  3. 暖心往期微课| 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怎么办?

暖心往期微课| 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怎么办?

2016年07月01日 暖心资讯

暖心往期微课| 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怎么办?

暖心特邀心理专家徐林芬

今天跟大家分享几点,首先关于孩子学习拖拉磨蹭的这个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多家长遇到的,这个问题很多家庭都有经历,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个话题,家长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是速度快、效率高,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使我们的孩子做作业会磨蹭呢?

关于这个话题越小年龄段孩子的家长越早听到越好,

就在前几天,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他妈妈跟我说这个孩子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拖拉,做作业的时候小动作特别多,一会起来洗手一会去拿东西吃,有时候会的时候半个小时能完成,有时候又会做到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甚至还不能完成,然后这个妈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讲了很多,可是这个孩子的拖拉情况却越来越严重,她丈夫会跟她吵架,责备她没有把孩子带好,她觉得非常委屈,跟我说她快要崩溃了。

孩子磨蹭的情况实在是非常地普遍,我调查了一下,通常情况下家长的对策都是跟孩子讲道理、惩罚、打骂,但是这些方法大部分家长发现根本没有改善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到了最后,会觉得自己毫无办法,然后这个时候家长们会想到说请一些专家帮忙看看有没有办法,往往这个时候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已经到了比较顽固的时候,家长处理起来会难度比较大,就会需要家长有更多的耐心去做,通常打骂讲道理这些方法都属无效,并不能改善孩子的拖拉行为,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一些不同的方法,那什么样的方法是有效的?

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磨蹭背后的原因,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呢?其实我们可以先反观到自己身上来,去了解、去观察,我们大人其实在生活中可能平时有很多时候都会拖延,什么情况我们会比较拖延呢?遇到我们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或者觉得那个问题那个任务对我来说有难度做不了的情况下我们成人也会拖延,而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在做作业的问题上也通常是这两种情况。

p45_b

他能做但是他不喜欢不愿意做,所以会拖拉,第二种情况是,他想做也愿意做但他做不了,属于想而不能,就是能力层面的问题,前者则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对于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家长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对于能而不想就是他不想做、不愿意做,这里面也有分不同的情况。家长有时候有些做法是导致孩子不想做不愿意做的原因,比如有些家长替代、包办太多,过于宠爱,从而造成孩子责任意识比较差,我们称这种家长为作业管家,比如说某天孩子学校布置的作业忘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帮孩子打电话去问同学问老师作业是什么,还是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自己去找同学或老师去问,那么这两种不同的做法,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号是不一样的,第一种做法,家长帮忙做那么给孩子传递的信号就是这个事情是你的事情不是我的,同时他会觉得学习是为家长而不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又失去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失去了一个跟同学交流的机会,失去了一个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若没安排好应该去承担后果的一种体验。当他去给同学打电话询问今天的作业是什么的时候,他会有些体验和感受,他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那这种体验和感受呀就能够有助于他下一次去记住自己的作业而不会忘记。有些家长对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生活中也同样过于宠爱,孩子很少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觉得很多事情都不是他的事情,所以孩子内心没有一种责任感,那这样的孩子不仅仅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在其他的事情上一样不会有主动性,而会变得拖拉。

而第二种情况,孩子能而不想的情况下,家长的过高要求会导致孩子的不自信。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会在旁边说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难看,字写得好看一点,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看了会舒服一点,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如果有做不出来,家长的反应我这里有一个案例,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坐在旁边,孩子做不出来妈妈说,你上课是不是没有认真听讲,你上课不认真听你作业怎么做得出来,做不出来你考试怎么考得好,我又一次恰好就是观察到了这一幕,这个家长会在孩子旁边不停叨唠着,讲各种各样的道理,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感同身受一下,想象一下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当时看到这一幕我立刻跟这位妈妈说你先停下来,然后我让她坐在那里看书,然后在旁边模仿她的行为,我就跟她说你坐得不够直,你眼睛隔书的距离也不够号,然后我接着又说了几句,她突然间就领悟到了,看着我笑了。她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刚才在孩子旁边一直唠唠叨叨,孩子的感受跟我现在的感受是一样的,会感觉好烦,你给我闭嘴好不好。如果说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有很高的要求,他会有哪些反应呢?首先,他会想着努力去满足家长,但是当他感觉自己做不到的时候,他会有压力然后失去兴趣,然后他或许会采取一些撒谎的形式来回避这个压力或者迎合家长让家长高兴。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会有研究发现说医生的孩子和教师的孩子常常会在血液上反而显得能力不足的样子,事实上是跟有些家长的高要求有关,有些家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好成绩,他会觉得说我的孩子就不应该差,所以他会给孩子提非常高的要求,那这个高标准、高要求是会让我们孩子失去兴趣。

 

在这个春节,我接触了一位妈妈,是教师。她的孩子特别胆小,然后做作业很拖拉,进入初二了马上升初三,她就担心他考不上重点高中,对此很着急。做作业很拖拉、磨蹭,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可能再这样下去真的会跟重点中学无缘,后来我跟孩子交流之后,他说每天妈妈下班回来,都会在他玩了回家之后跟他吵架,慢慢地他对妈妈的叨叨感觉到很烦,妈妈会问他很对,吃饭的时候他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妈妈就会很生气,觉得怎么可以这样,搞得情绪很不好。问他妈妈是不是这种情况,他妈妈说是的。他在学校里跟同学都脾气特备好,同学都很喜欢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家里看到他跟他说话他不听,我脾气就上来了,所以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可能跟妈妈的职业有关系。她把教师的角色带到自己家里,把儿子也当成是学生去教育,而她忘记了母子关系里情感是更重要的,她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她跟孩子提要求没有顾忌到孩子感受,当孩子感觉很不好的时候,去讲这些道理,也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家长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了解孩子的这个感受,情绪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头的氛围不好,爸爸妈妈自己心情不好很压抑,那孩子就会立刻感受到,当孩子心情不安宁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安心学习的,那么他就会看起来坐在那磨磨蹭蹭,因为他没有办法安安心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能去看孩子的外在行为去问他为什么都做不好,要去看她内在的一些原因到底是还在现在心情不好呢还是说有其他的外在原因使他不能安心学习,如果说环境太吵了,太多的诱惑了他没有办法安心,还是说家长自身要求太高了,在孩子旁边太絮叨了等等。

75991323798326529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能而不想,原因是家长给孩子的这种关注方式是不恰当的,如果有些家长工作很忙,很少时间能够全心全意跟孩子在一起,只会在孩子出了状况再去关心她、关注她、给她足够多的爱,孩子通常会用这种手段来索取,他想要得到的父母的关心和爱。然而另一种受关注过多的孩子也可能会出现这个问题,行为上磨蹭或者不配合。

一个社会机构办学的老师跟我分享,有一个孩子在参加课外的培训班,他总是会动不动就生气在那哭,然后老师会过去问他为什么,他就说在培训班没有人关心他、理他,很伤心,他不喜欢待在这里,他想回家。这个老师事后跟家长沟通发现这个孩子在家里受到长辈的过多关注,都很宠爱他。所以,他一刻没有人关注他他就不能忍受。在培训班老师都是平等地对待小朋友或者偶尔关注其他小朋友没有关注他,他内心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过多,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习惯。孩子能而不想原因是他想获得控制权,在这里我想分享为一点经验。

我家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他每天放学回来之后我会希望说他快点把作业完成。我觉得这样接下来时间会比较宽松,自己可以支配,所以他回来我每天都会催促他,快点去做作业,但是他呢,每天回来就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就去看电视,或者先出去玩,然后有一天,开学没多久,我说让他先完成作业再出去玩,他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每天在学校里学习,脑袋已经很疼了,在放学之前老师都会布置很多作业,我知道了他的这种情况之后,我觉得他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我们的身体本身就需要有松有驰,紧张地学习了一天之后他就需要得到休息,得到很好的消息身体才能恢复好,好的状态才会有好的效率,才能够保持这个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就立马同意了。我说原来是这样啊,那妈妈不知道啊,妈妈在家里不知道你的正确情况,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很好OK,那你就这样安排,然后我就说那你自己来安排,你知道你自己的作业需要多久才能做完,以后慢慢不干涉你这件事情,你自己来安排,他说好的,自此,我再也没有关注过和催促过他做作业这件事情。

我发现他从此每一次都会很快速很及时地完成,从来不会有拖拉或者说不做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我觉得在这里有几点就是家长本身对孩子的信任同样也是一个动力,他被信任了,他就应该做到这个信任,同时他会对自己的时间支配有一个控制杆,这也是很有助于孩子他自己以后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做安排,还是需要这样的一个锻炼的过程。如果我没能够听他的解释而一味地去强制他,按他照我的要求去做,那结果会怎样?他会在他不愿意做的时间里面他的身体状态也很疲劳的情况下,为了迎合家长他就只好坐在那里,但这个时候他不能很好地投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那样的话,他就身体很不好的感受去跟学习联结,时间一长,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57ead6cdd5a547c4b7f8a475905678b2_th

这样的反面案例还有很多,我前段时间接触了一个。一个家庭来咨询我,孩子已经上初三了,现在的情况是那个孩子是非常非常叛逆的,完全不听父母的话,脾气非常大,非常火爆,他现在对学习的兴趣已经很低了,他现在甚至不想去上学,我跟家长沟通,跟孩子沟通,沟通完才发现就是这个妈妈其实是非常强势和控制性很强的人,每天在孩子放学以后几分钟以内就必须马上做作业,而且他做完作业之后,家长都会再给他补充、增加一些任务,比如说你再背背点英文再看点电影文书,那个孩子想出去玩一会家长都不允许。家长原来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小学阶段他的成绩都还不错,孩子会觉得挺高兴,认为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是很好的,这个时候他年龄还小,他没有能力反叛,他只好挺妈妈的话,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非常听父母的话,他非常想让父母高兴,非常愿意让自己更优秀,只是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就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没有给他们恰当的关注和引导。

孩子如果考试不好了,我就做任何事情做不好了,孩子都是会希望自己能做好,让父母高兴,希望父母能够感受到他做不好或成绩不好的时候第一个最难过的是我们的孩子,所以在这个时候是最最需要我们家长的支持、温暖和爱的时候。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会去指责、批评!那这样就会让孩子对这个失败产生恐惧感,那就会渐渐对学习这个事情失去兴趣,因为尝试学习他有可能失败有可能考不好,但是对他来说风险很大,做不好就会被批评被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家长需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如果能够对孩子说,你这次没考好是不是感觉,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这次没有发挥好,或者说还是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呢,然后跟孩子一起去看看这个过程或者让孩子自己去做,失败的时候考不好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找的这个错误的地方去学会没有掌握的地方,那他以后再人生中遇到挫折和苦难他也就能够很好地去面对,他就知道做不对、做不好或者考试一次不好是没有关系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学习,那下次我就可以做好。学习拖拉除了难过、不想做的这几种原因之外,

6619465719002330406

还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原因就是能力。使能力全面的孩子他很想做好,可是他的能力没有不如说孩子的先天发育节奏不一样,有些孩子的感统失调,他的学习能力没有别人的好,这种天生节奏很慢的孩子,家长要理解他,他可能自己面临很大的压力,现在理解他如果遇到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他确实有难以完成的情况,家长要做的就是让老师了解孩子的这种情况,而不至于让孩子在学校里受到太多的压力,但这种情况是需要家长去真正地了解到背后的原因,关注到这是兴趣被抹杀还是天生慢节奏,如果是天生的慢节奏,我们就必须尊重他。这一点并不是说不能让孩子有一点点挫败情绪,当孩子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或者说面临考试失败的时候,这种挫败感自然会有,这种是健康地正常地需要他去体验的挫折,那家长这个时候就不能保护她,免除他去体验这些情绪的一些经历。比如说孩子今天考试不好了,他心情不好,那这个时候ji9azhang特别害怕他不高兴用很多其他的方式去弥补给他,买好吃的、买各种玩具,这种方法其实是不恰当的,我们可以让孩子去体验这个难过的情绪,并帮助她去面对这样的情景。这种情境中,我们可以去看看学习到一些经验,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如果孩子考不好,孩子就会学会怎样去与这种挫败感的情绪共处,那么他以后就不会逃避,并且他从体验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会有战胜挫败感的体验。

 

另外一个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不管成绩如何,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认可,无论成绩好坏家长首先都要接纳,同时要充分地肯定和信任我们的孩子,这点非常重要。家长的肯定和信任会给孩子非常大的力量。另外还有一点我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家的孩子去比较,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只关注成绩本身就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时间的关系我简单归纳一下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几个重点,首先家长要学会尊重和接纳孩子,此外对于孩子的努力需要我们的认可,谢谢大家的聆听!

作者 心暖心发布于 2016-07-01分类 暖心资讯标签 徐林、微课、缺乏主动性、芬磨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文章导航

上一 上篇文章: 暖心往期微课|第二期:《孩子外显行为背后隐藏的感受和需求》
下一 下篇文章: 4期【免费微课】妈妈共修课堂之自我照顾

暖心近期资讯

  • 《2021互联网医生诊疗行为及幸福感报告》发布
  • 抑郁症会把大脑变成什么样子?
  • 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及增设试点的通知
  •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 《浙江省精神卫生条例》已通过,将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7月23日新闻发布会 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 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及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 一图读懂《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近期评论

  • 范佐仪发表在《惊!!奥运健儿用得什么功,竟然用的是洪荒之力》
  • 心暖心发表在《孩子写作业反映出来的严重问题》
  • 范佐仪发表在《孩子写作业反映出来的严重问题》
  • 阿米酷发表在《好家长如何与孩子高效沟通?》

标签云

原生家庭 亲子 情商教育 心理学 亲子活动 爸爸 性格 教育 冬令营 周末亲子 减压 读书 妈妈 学生心理健康 陆盈 父母 智慧 感受 学校 家庭教育 联系我们 青春修炼手册 心理咨询室 叶安妮 家长教育心理教师 心暖心 家长 刘中良 微课 儿童 6Q 暖心 心理健康 高EQ智慧父母 成长营 心理产品 教育孩子 沙盘 夏令营 沟通 亲子课程 暖心冬令营 王丽芳 孩子 宝宝

关于暖心

  • 关于杭州暖心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渠道合作
  • 暖心资讯

课程服务

  • 我们的服务
  • 最新主题课程
  • 专家导师团队
  • 暖心互动群

咨询室建设

  • 与众不同
  • 我们的设计
  • 我们的产品
  • 我们的软件

联系方式

电话:4008-091-097

Q Q:3213848171

邮箱:info@hznxkj.com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聚工路创伟科技园

关注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5-2021 杭州暖心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238号

 浙ICP备15034613号-1

联系我们

电话:4008-091-09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info@hznxkj.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0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