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训练无处不在,不需要道具,就看家长有没有用心。”
艺术一直是我非常看重的东西,我不希望葫芦成为艺术家,但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有艺术感、内心有丰富情感流动的人。
蒋勋老师在《美是最高信仰》谈论起高才低能的孩子,他把这个原因归纳得很透彻:我们的孩子,在大环境里沦为了训练机器,而对人,对人性他太陌生,完全不懂得感情是什么。
艺术是拯救。懂艺术、懂美、懂温柔的孩子,不管以后成就如何,在自己的一生中,是拿到了一个武器的,这个武器,就是安抚自己的孤独。
但问题是,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谈起艺术,接触到艺术呢?我也不是专业的,我按照我的理解,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1、 与他像大人一样,民主地谈论艺术
当孩子在生活里接触到艺术概念的时候,我对他从不含糊其词,总是郑重而认真地告知。
有段时间,我为一本日系美学生活杂志《乐活LOHAS》做封面撰稿人,每月收到样刊,这是针对白领和中产的杂志,我发现葫芦一页一页地翻,看得津津有味。他问我,妈妈,这个凳子怎么这么美啊?我看了一眼说,哦,这个是巴洛克风格,你居然喜欢这个?我以为你喜欢简约风格的,跟你的原木小床一样。
然后我抓住机会解释了一下巴洛克这个词,原意是“不圆的珍珠”,是奢华,想象力、很自由的感觉。
我们今年在厦门旅行,我和他爸爸想去喝酒,就带他去了和平码头一家酒吧,不一会他很烦躁,说走吧,这里太吵了。我们立刻换酒吧,然后他终于也可以安定下来,陪我们吹风。他说,妈妈,这个音乐好听。
我说:“恩,刚才那个音乐是轻摇滚,会比较躁动;现在你听到的,是萨克斯和钢琴曲的现场伴奏。”
然后,我带他到表演台那,看了一会演奏,他提出了一些问题,钢琴为什么有黑色和白色的键,我立刻拿出手机百度,相对严谨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知道看到这里大家会很疑惑,跟孩子说那么清楚,有什么用呢?他还小,理解不了啊。
是的,我会说出,风格、作者、流派这些词汇,然后解释给他听,就像跟一个小大人在对话一样,绝对不忽悠他。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接触一个理论,小孩子学说话的时候,不要跟他说鸭鸭、猫猫这些叠字,按照大人正常的语序教即可,因为孩子是白纸,大人教什么,他的理解力就会到达那里,接受什么。
也正因为此,多语言环境家庭的孩子,经过短暂的混乱,还是会自然接受多语言,因为,父母给出的世界自然而然就是这个样子。
艺术也是语言体系,只要父母引导的方式真诚,孩子完全可以正确接纳它,用相对严谨的语言,是帮助孩子正确构架艺术理论基础。
一定要相信孩子们,不要害怕他无法消化。孩子会像储存唐诗宋词一样把这些东西留在心里,人生终有一个时刻明白这些东西蕴含的感情,懂得去欣赏它们。
2、 把握一切机会,进行日常艺术思维训练
艺术不是非要去大山大海、庙宇高堂才存在的东西。只要有心,平凡生活里,艺术无处不在。
葫芦半岁的时候,我就买了杜莱全套绘本,这个绘本挺有意思的,颜色会生孩子,形状会有情绪,重点,可以玩起来。晚上关上灯,拿着手电筒对着绘本的镂空,投影在小小的房间,是葫芦的惊奇时刻。艺术教育的一个意义,就是给孩子多重感官,丰富地体验自己的味觉、触觉和感觉。
再大一点,葫芦有了很多玩具,他不愿意收拾,我干脆启发他玩具混搭。乐高小人坐在兰博基尼电动车里,碾压过了托马斯轨道;卢迪海洋球,被他整齐排进礼品盒,变成同状不同色的球组合,他说,这是波普艺术。
他有一个涂鸦毯,没人陪的时候就自己画,永远都是圆圈、线条、有的时候是很多叉,我猜,跟他那天心情有关系,不过我从来没有拿个什么绘本让他临摹。
艺术教育的第二个意义,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表达自己。
艺术教育的第三点,激发想象力和共情能力。睡前故事接龙是我和葫芦最喜欢的游戏,我觉得它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每天晚上我们躺在床上,关了灯,开始胡乱命题,讲天马行空的故事。比如,昨晚我家第一次开空调,我说,葫芦讲个空调的故事吧。
他说:“有一个空调,在春天他很孤单,没有人理他,夏天,他终于开始工作了。”我问,“那他工作得开心吗、顺利吗?”葫芦夸张地回答:“不啊,他发现好冷啊!一开口说话都是冷气,他一下哭了,眼泪也冻住了,好孤单啊!”
把冷和孤单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艺术的通感,没有人教,孩子自己就流畅地表达了出来。通感能力很重要,日本人常说的“一个人是否会阅读空气”,就是说,一个懂共情的人,才会体贴、谦逊。
艺术训练无处不在,不需要道具,就看家长有没有用心。
3、营造良好氛围,把艺术生活当家庭传统
在为什么精通无数育儿术,却依然培养出一个熊孩子?我曾经谈到一个话题,父母对孩子是谈不上真正的教育的,更多的是影响。
我和葫芦爸是普通人,我们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我们更多的是营造一个氛围,就像提供一块土壤,然后跟种地一样,七分靠等待。
我们制定了家庭小计划,一年必须带孩子旅行三四趟,一个月必须看两次戏剧、电影、展览。
图注:今年3月,葫芦在京都遇到街头艺术家,主动上前配合完成了表演
这个事情严格执行的结果就是,葫芦三岁,已经可以在电影院很安静地看完一整部电影;在看戏的时候,也不会大声喧哗,很有礼仪。
去经历这个过程,不是为了获得文化的优越感,也从来没有让他归纳过什么感想意义,只是帮助他建立一种生活秩序,让文化生活变成像穿衣、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事。
我们让孩子去了解艺术,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艺术家,而是让孩子在绵长的生命之中,孤单的时候,有取暖的火;困惑的时候,有求索的路;低谷的时候,有排解的茶。
最后,我想用一个读者的留言,来结束这篇文章。因为她写的真的太好了——
“有一天我给三岁多的儿子聊起性别的话题,有一句话这么说,你长大了,样子会长得像爸爸一样,心里会长得像妈妈教你的一样。他抗议说,心里会长得像自己一样。”
我们为什么跟孩子谈论艺术?
因为艺术是风和雨露,而我们,只是麦田的守望者,默默注视着,见证孩子的心,慢慢长得像他自己的一样。
来源:壹心理